来源:文汇网 2024年6月18日
标题:为戏曲现代戏创作,全国30余位专家聚首上海
记者:王筱丽
近年来,上海戏曲界在现代、现实题材创作上不断涌现出新作、佳作,以及不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象之作,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观众的肯定与欢迎。为了进一步推进上海乃至全国戏曲现代戏的创作与研究,强化院团管理者、创作者和学术界的交流与互鉴,在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的指导下,6月15日,上海戏剧学院现代戏曲研究中心、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剧种特色、地方经验和个性表达:戏曲现代戏创作的现状与前瞻”的交流研讨活动。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孔培培表示,戏曲现代戏具有“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特点,在戏曲百花园中,绽放着独特的光彩。在过去的一百年间,戏曲现代戏在出人、出戏、推院团三个方面对戏曲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戏曲在走向更具现代性表达的探索道路上,现代戏是最具引领性的阵地和最富成效的体现形式。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夏萍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道,戏曲从业者从面临现代戏如何表现现实生活的技术难题,到迎接现代戏如何处理与时偕行、引领风气的文化难题,一直走在挑战与探索的前沿。在新时代,戏曲现代戏既赶上了创作的时代春天,也迎来了发展的迭新挑战。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以及上海戏剧学院、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上海越剧院、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市长宁沪剧团和上海淮剧团等上海市的高校及院团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戏曲现代戏创作这一话题进行交流研讨。
《中国戏剧》原主编赓续华将沪剧《挑山女人》视作戏曲现代戏的榜样。“《挑山女人》不仅在地方舞台取得巨大成功,作品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也引起了其他剧种的注意,被豫剧、黄梅戏等地方剧种移植,这在当下是不多见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恒夫认为,戏曲现代戏的创作难度颇高,导致此类作品的“成功率”始终在低处徘徊,缺少尖锐的戏剧矛盾、丢掉了戏曲滑稽突梯的特色、抛弃了传统的身段与程式性动作等都是原因。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郭宇认为,戏曲现代化转化是一种积极理性的思辨过程,“戏曲的时代性表达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这种转化必须建立在戏曲规律、审美原则和技法表现的原则之上,要避免盲目的僵化和无序莽撞的倾向。”
上海戏剧学院现代戏曲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自2018年获批国家社会学科基金重大项目“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18ZD05)以来,已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前瞻性和指导性意义的成果,并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文旅部的验收,对中国戏曲现代戏的创作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李伟表示,创作者往往在院团里,理论家往往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里,只有良性互动,才能共同提高。活动旨在邀请全国各地的戏曲专家学者为上海的现代戏创作把脉,也让上海的戏曲艺术家以及院团管理者分享创作、管理经验。
链接地址:https://m.whb.cn/commonDetail/93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