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70年培养文史学科师范生16000余名,上海师大邀名师分享“未来教育家”培养之道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06-23浏览次数:55

来源:文汇网 2024年6月23日

标题:70年培养文史学科师范生16000余名,上海师大邀名师分享“未来教育家”培养之道

记者:吴金娇


面向新时代、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如何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新需求的师范人才?今天(6月23日),庆祝上海师范大学文史学科服务基础教育七十年主题大会暨“未来教育家”培养论坛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近百位基础教育研究专家、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出席会议。

创建于1954年的上海师范大学中文、历史学科,70年来已培养师范生16000余名,其中逾85%毕业生活跃在基础教育一线,是上海中小学语文、历史学科师资的主要来源。

开幕式上,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谈到,上海师大中文、历史两大学科名师辈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硕果累累。七十年来,文史学科始终坚守教师教育特色,源源不断地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输送骨干人才。他提出“加强党的领导,立足教育首要和根本问题”“突出第一标准,抓牢教师队伍建设基础”“坚持守正创新,把握正确思想方法”这三个思想共识,期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第九届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功臣张志敏认为,文史学科不仅要服务基础教育,还要引领基础教育。“未来教育教学改革要更关注新课程改革的前端,更关注未来教师职业胜任力。”

主题发言环节,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文科资深教授陈思和聚焦“学科建设与教师教育”,阐述了人文学科的性质与功能,及其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与历程。他认为人文学科在为国家培养人才、为服务国家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章清围绕“如何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想象力”,从“重建历史所依赖的‘史料’”“如何认识与表述历史”“历史知识的‘生产方式’”三方面对为何要注重培养对历史的想象力展开讨论,明确提出当下历史教育所要求的“核心素养”,这也是文史学科服务基础教育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谭帆着眼于“师范生培养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不应过多强调师范教学的特殊性,应将师范教育与人文专业知识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应关注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同时提出了导师制、读书会制等行之有效的经验举措。

大会设立了向1958级中文系援藏校友代表致敬的环节。这批校友是上海师范大学建校后首批援藏毕业生,共有19人。他们主动承担起支援中西部建设的光荣使命,奔赴雪域高原投身文教事业,以自己的言行忠诚地实践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以自己的行动体现了上海师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践行了教育报国的崇高理想。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为援藏校友代表颁赠他们在校读书期间的学籍卡影印件。

在下午举行的“未来教育家”培养论坛中,学者、名师,围绕“教育家精神如何引领卓越师范生成长”“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数字教育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探讨。


链接地址:https://m.whb.cn/commonDetail/937335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